
早 在我尚未成為 Ratafia 一員時﹐Season 就預告過會“養的很好”。不但員工餐總是好的出奇﹐頗有魚肉鄉民之勢。練習時也時常有許多試吃的機會﹐畢竟不能”送豬出去不知道豬什麼味道“。而從原料香 料到成品都愛的我﹐更是常常看到不熟悉的東西就拈來試吃。Season 時常看著我的動作﹐和昨日才重新歸隊的六號成員點頭說了一句”嗯﹐有小馬的味道。“
我們小小的廚房裡有六個人。基本上可以大概分為一個主 廚﹐一個負責餐的大廚﹐一個幫助大廚動手執行餐﹐一個前菜﹐一個備菜﹐還有我﹕一個什麼都愛學愛吃的點心 學徒。當然這些角色一點也沒有壁壘分明的意思﹐在我們溫柔的廚房裡﹐是誰有空誰就去捕空缺﹐連主廚都會在空檔去沖碗收盤。總之﹐從第四天開始﹐我聽到的 “簡直是第二個小馬”的評論越來越多﹐甚至有人說﹐不然以後小馬就叫大馬﹐你就叫小馬好了。
小馬究竟是何方神聖﹖他就是我們的大廚﹐因為 是緬甸華僑的緣故﹐廚房常“尊稱”(當然是戲稱)他是“外籍師父。”一頭自然的卷髮﹐鬍子隨性的長在嘴上下巴 上﹐走起路來大理大氣﹐誰也不管的一派不羈模樣。大家在白色圍裙下中規中矩穿著黑色工褲﹐他圍裙下面卻往往是一條修長的牛仔褲。看著他的模樣剛開始還會覺 得他不好親近﹐其實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。和他稍微熟捻以後﹐他時不時還會說出些特別的“馬式幽默”。類似把裝滿熱高湯鐵桶放入裝滿冰塊的鐵盆的時候 ﹐他會咧開大嘴﹐用神奇的口音笑說﹐“看看﹐雪中(指冰塊)送炭(指高湯)。”

我必須承認這種帶著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氣質的確和我有雷同處﹐畢竟我每次聽小馬說“去去去“心裡就一股笑意。但這可不代表小馬是個隨便的人﹐吃他的手藝時常令我銘感五內﹐不知能做出什麼反應﹐一點沒有誇張。當我第一次吃到入口即化的沙朗﹐只能長著眼睛面臨一種震撼的沉默。
跟 小馬越熟越發現我們相似之處還真多。都喜歡吃口味獨特的酸辣物﹐一瓶在國外和我相依為命的老干媽也是他的最愛﹐去卡拉OK永遠都因為愛唱含蓄又千言萬語的 老歌而被別人嘲笑﹐我帶的 Suede CD 他說好聽的令人要流淚 (我想大概跟我吃玉米松露醬的感覺差不多) 硬是抄了名字說要把所有都買回來聽。我說愛吃咖哩﹐他馬上義薄雲天的說“印度的還是泰國的﹖”然後今天中午一覺醒來便發現廚房大鍋裡滾著地獄顏色的咖哩。 沾著麵包吃﹐果然是在英國時吃的道地印度味。

六號成員是十二月一號才歸隊的 小眼 (小眼睛的簡稱)﹐說歸隊是因為早在半年前他就是這裡一份子﹐去 La Gout 待了半年奉獻不少 macaron 才又回來。這個夏天的沖浪少年擠 macaron 又圓又快﹐今日就是他和 Season 為我準備了蛋白瞪著大眼睛看我練習。一向自認手很不牢靠的我在這短短幾天已有精進﹐雖然 Season 常覺得我衝的太快﹐稍做練習竟有不錯成勣﹐自己樂的要命。擠 macaron 得儘量維持在同樣大小﹐圓度也是一定的﹐稍微分神就會走樣。但習慣了以後會非常陶醉於這種專心的狀態﹐整個世界就在這花嘴和它擠出來的小白餅上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